第二十七讲: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嘉宾: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院医学系教授孙俊博士
孙俊博士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从北京毒物药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她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Rochester 大学医学中心、Rush 大学医学中心任教,2015年开始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医学院担任副教授和正教授教授,2015年被评选为美国胃肠病学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AGA)Fellow, 2016年担任美国肿瘤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大使。孙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受到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美国国防部以及美国ALS协会等多个研究基金的支持。
孙教授长期注重于宿主与体内微生物种群生态在炎症与癌症当中的相互作用机制。她领导的课题组首次发现维生素D受体在肠炎和癌症发生发展过程当中的调节机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小肠功能紊乱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当中的病理机制。孙俊教授发表超过200篇科学研究论文,并担任超过10种科学研究专业杂志的编委,是国际肠道菌组群与感染、炎症、癌症相关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
孙教授长期注重于宿主与体内微生物种群生态在炎症与癌症当中的相
第二十八讲: 帕金森病的全程管理
嘉宾: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医学院神经内科学教授许顺良博士
帕金森氏病是一种会影响运动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症状会逐渐出现,例如单手震颤、动作迟缓、僵硬和不平衡。还会有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在过去25中,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增加了一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9年,全球有超过850万人罹患帕金森病。如何正确认识、对待、治疗和管理帕金森病,不仅是医疗服务专业人员面临的挑战,普通老百姓也必须对该病的管理要有所认识。
许顺良医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
许教授199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后加入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原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后曾作为山东大学与Emory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在美国EMORY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和人类遗传学系,从事神经变性病和神经遗传病临床工作和研究工作3年,对运动障碍疾病、痴呆和神经遗传病有较深入地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变性病,神经遗传与脑血管病。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urology、StemCellReports、PLoSGenetics等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主编著作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兼任国际运动障碍协会会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血管性认知障碍分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学组副组长、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常务理事兼遗传代谢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许顺良医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神经病学系副主任,
许教授1994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第三十讲: 从淋巴管谈大脑的健康与疾病
嘉宾: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罗金才博士
罗金才博士现任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血管生物学研究室主任(PI)。拜耳/北京大学学者奖(2018年度)获得者。199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等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05年加盟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他的团队聚焦于血管与淋巴管系统的基础理论与转化应用研究,目前是多个国内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也是国际专业期刊编辑(Angiogenesis、Cells)与副主编(Frontiers in Physiology,Cancer Science) 。
2020年2月,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罗金才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Cell Research发表了的题为“Meningeal lymphatic vessels regulate brain tumor drainage and immunity”的研究论文,开创性地证明脑膜淋巴管可以通过促进免疫细胞迁移增强抗脑瘤的免疫反应,显著提升抗脑瘤免疫疗效。最近,他的课题组进一步发现脑膜淋巴管介导放射线疗法激活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并以封面论文发表在今年6月的Cell Research上。以上系列成果不仅揭示了脑膜淋巴管的一个全新的功能,而且也为脑瘤提供了一个很有潜力的治疗选择。
2020年2月,
第三十一讲: 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嘉宾:美国Universal Sequencing Technology 公司共同创建人、首席科学官陈宙涛博士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回顾,现状与展望从2001年第一个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发表到2022年第一个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完成的这二十余年,正是新一代测序技术从无到有,并且逐渐普及的发展史。本次讲座,陈宙涛博士将以其二十年来研发新一代测序仪的亲身经历,于大家一起分享测序技术这一段飞速发展的历程。
陈宙涛博士,美国Universal Sequencing Technology (UST)公司共同创建人,首席科学官。具有二十多年的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研发经验,带头创造开发了matepaired测序, IonShearDNA片段化技术,Ion Torrent双向测序法,UST的TELL-Seq™文库技术以及AmpliDrop™单细胞测序技术等。在创建UST之前,陈博士曾在Life Technologies担任主任研究员和高级经理,在Roche/454担任资深研究员。陈博士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物学博士,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学士和硕士。
陈宙涛博士,美国Universal Sequencing Technology (UST)公司共同创建人,首席科学官。